尼龙因其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,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,但它具有较强的吸水性,若不妥善处理,会对注塑加工及成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。注塑前的干燥处理,正是应对尼龙吸水问题、保障产品品质的关键一环。
尼龙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亲水基团,如酰胺基,使其极易从环境中吸收水分。当尼龙含水率过高时,注塑过程中水分会在高温下汽化,导致制品出现气泡、银纹,甚至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,使制品强度和韧性下降。因此,严格的干燥处理很关键。
干燥处理的关键一步是精准控制干燥温度。不同类型的尼龙(如PA6、PA66)适宜的干燥温度存在差异,通常PA6的干燥温度在80-90℃,PA66则需控制在100-120℃。温度过低无法有效去除水分,过高则可能导致尼龙发生氧化降解,影响材料性能。第二步是设定合理的干燥时间,一般需持续4-8小时,确保水分充分蒸发。对于再生尼龙或含水率较高的原料,干燥时间应适当延长。

干燥设备的选择也至关重要。热风循环干燥箱是常用设备,通过热风循环使尼龙颗粒受热均匀,但需注意定期清理箱体,避免残留杂质污染原料。而除湿干燥机则能在更低露点温度下干燥,适用于对含水率要求较高的精密注塑件生产。此外,干燥后的尼龙应尽快投入注塑,避免二次吸湿,可采用干燥料斗直接与注塑机相连,实现“即干即注”。
在实际生产中,部分企业为提高效率缩短干燥时间,或未严格监控干燥温度,较终导致制品缺陷率上升。这充分说明,注塑前干燥处理的每一个步骤都需严格把控,才能有效克服尼龙吸水带来的负面影响,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与性能稳定。